扬州市广陵区智童儿童发展中心

热线电话: 0514-87821688
13815841456

真心守护着孩子们的成长

News

家长如何参与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早期干预?

发布时间:2025-09-07 09:31 文章来源: [ 返回 ]


现实与挑战

对每个家长而言,家有谱系孩子无疑是个挑战与负担。谱系娃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社交与沟通障碍如同一层薄雾,将他与周围隔开,让父母们既心疼又无措。ASD儿童的家长普遍承受着较高精神压力,有的可能会影响到自身的身心健康(Liliana,2020)。想象一个场景:ASD孩子因无法表达需求而哭闹,父母因焦虑而反应过激,孩子越发退缩,父母压力更大……这个“双重压力循环”被研究者称为ASD家庭的“隐形陷阱”。

 

须说明,父母并非是无助的旁观者。在孩子的早期干预中,家长的角色十分重要,更像是“无私无畏的奉献者”。通过良好的亲子互动和引导训练,家长可发挥治疗师无法达到的效果,帮ASD孩子接近更好的成长轨迹。家长参与不但能明显提升孩子的社交和语言能力,还能显著降低自身的应激与压力(Rogers,2019)。

 

研究发现,父母掌握一定的干预技术,并在家里通过亲子互动练习,会使孩子发生积极变化:包括对不良行为的管理、孩子的积极反馈以及表达性语言的改进。早期干预的核心,正是通过科学训练,教会父母如何用社交互动打开孩子内心世界。举例:①共同注意力训练:引导孩子跟随父母的视线或手势,像玩“寻宝游戏”一样产生互动。②语言激发技巧:用夸张的表情和简单句子(如“球,滚走了!”)吸引孩子模仿。

 

特别提示,早期干预强调“家庭为中心”,将家庭日常活动作为干预主场景。。家长不仅是干预的执行者,更是儿童在不同环境中技能泛化的桥梁。例如治疗师培训家长成为儿童社交沟通的引导者,教会家长如何通过日常活动,如吃饭、生活自理、游戏来引导孩子的沟通,会显著改善孩子的能力。

 

哪些方法适合你

有研究总结了63项流行的ASD干预方法,认为实证较有效,且适于家庭干预的方法有以下几种(Lauren,2022)。

一是,自然发展行为干预(NDBI):其核心特点是,通过游戏和日常生活情景,以儿童兴趣为导向,融入目标技能训练。NDBI中的方法,都有实证研究为依据,源自行为学习和发展心理学的原则。与传统ABA相比,有效的NDBI家庭干预会利用自然主义方法,加入更多发展性目标和方向。它强调,在自然环境中实施、孩子和成人共享控制权、利用自然的联系、使用多种行为策略,教谱系孩子在发展中习得适当且必备的技能。主要方法包括: 

 早期丹佛模型(ESDM):结合游戏和结构化活动,提升社交、认知和语言能力。追踪研究显示,接受ESDM的孩子在3年后语言测试得分比对照组高15%

 关键反应训练(PRT):通过强化儿童的主动沟通行为(如用手指物),促进语言发展。例如,当孩子伸手拿玩具时,父母暂停动作,鼓励孩子说“要”。适用场景:适合家庭、托幼机构等自然环境,家长易掌握。

 增强自然情境教学(EMT):紧跟孩子的注意焦点,围绕其兴趣创设互动机会,并在自然情景对话中,嵌入丰富且发展适宜的语言示范。还要通过语言或手势提示,帮助孩子发起请求、回应、评价。关键点在于,使用自然后果(如拿到想要的玩具)或社交性强化(如微笑、夸奖)来增强亲子间的沟通效果。 

二是,行为干预(如应用行为分析)。其核心特点是,通过正向强化和重复训练,帮助儿童掌握特定技能(如穿衣、如厕、刷牙、应答)。家长用奖励和结构化互动减少孩子的问题行为,同时培养自理能力。一项涉及180个家庭的研究发现,家长培训实施的技巧,会使孩子破坏性行为减少40%,父母压力下降30%。争议点:部分高强度ABA项目,如每周40小时的机械训练,可能会影响儿童情绪、产生抵触和厌恶。所以,需结合个体差异,调整强度和时间为好。 

三是,其他方法,如共同注意力训练。通过亲子双方眼神追踪、分享兴趣、产生共情等练习,改善孩子社交动机。该研究也提及感觉统合疗法,主要是针对感知觉异常的儿童,通过运动游戏来调节感官反应。

 

这里只是挑出几个适合于家长学习掌握的,并且被认为是有实证依据的方法。还有很多种方法亦可在家庭中尝试应用。

 

据上述研究,我认为,优先选择家庭能长期坚持的中等强度的干预,如每周10-20小时为适。须注意,许多干预短期内会改善孩子的近端技能,长期远端效果究竟怎样,仍需更多研究来支持,必要时不排除药物予辅助治疗。您可千万别盲目追随任何有噱头的“新疗法”,这不仅耽误孩子宝贵的康复实践,也可能使您“砸锅卖铁”白花冤枉钱。

 

我想对家长说,或许您感到孤独无助,实际上,有无数家庭正与您同行。也许您担心自己不够专业、耐心不够,但研究表明,您的爱加上以孩子为中心的科学教养,就是最好的家庭干预。每一次用心而温柔的回应,都在重塑您孩子的认知与感受。您就是孩子最好的“早期干预专家”。父母不仅是孩子的治疗师,也是孩子世界的“翻译官”,只有您最懂您孩子的想法和意图。父母要化身为孩子的玩伴,激发彼此间的感同身受、情感共振,在爱与坦然的心情中促进孩子的发展。

 

家庭干预技巧须注意如下环节:

· 跟随儿童引导:在游戏中静观孩子的兴趣点,如看他如何拼积木、看图书、玩汽车、重复动作等,您再顺势而为地加入目标训练。

 

· 简化语言:尽可能用短句、强调关键词(如“拿-球”),配合手势和表情。

 

· 创造沟通机会:故意将物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,鼓励其主动请求与帮助。

 

做家庭干预时,家长须匹配孩子特点,包括孩子的语言能力、服从指令能力、有否激越行为、有无感知觉敏感等。勿盲目急于求成,小步快跑,欣慰孩子的每一个小进步,哪怕孩子多看一眼您,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。另外,关爱您自己才能照亮孩子。鼓励您参与家长互助/支持小组,适当接受专业心理咨询与辅导,练习适宜的放松减压训练,把压力变成“共享任务”,汲取其他家长的成功经验。

 
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,科技手段会赋能家长的干预。例如,从APP指导互动游戏,到VR模拟社交场景,科技辅助正让干预变得更加便捷。再如,通过AI助手分析家庭干预视频,实时反馈家长的互动技巧,正成为干预效果的有效评价。网络技术亦可开展远程培训,打破地域限制,让偏远地区家庭也能获得优质的课程资源。

 

内容来自发育行为儿科医生静进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


ABOUT US

关于我们

  • 您的姓名:
  • 您的邮箱:
  • 您的电话:
  • 留言回复: